雖然今天「二二八」紀念日,但二二八的悲劇很多人講了就不多講了。
小時聽長輩說日治時期的故事真的超有趣!
【 吃喝玩樂到變成搞社會運動的故事 】
日治時期的臺灣有蠻長一段時間台灣經濟歌舞昇平,經濟力冠絕亞洲,連日本本土可能都沒當時的臺灣好,雖在日治體制下台人是二等公民,但發展基礎建設日本人給的資金到是不遺餘力,那個時期的的臺灣經濟巔峰應該在1935年「臺灣博覽會」前後直到到40年代。
因為當時經濟實在太好,台北台中台南的酒家林立,而這些酒家裡的日本歌妓、舞妓是受真正的嚴格訓練,一般賣藝不賣身的,喜歡想領走只能靠手腕嘴甜,而這時期臺灣詩社文士們最愛一群一群的泡酒家!
詩人連橫(連戰的爺爺)就為了蔣渭水投資的酒家 春風得意樓 寫了一首詩很符合當時的狀況,詩這樣寫「賭酒旗亭畫壁秋,一時名士盡風流。而今繫馬垂楊下,不見春風得意樓。」
當時有錢有閒的年輕少爺們不是玩啥超級奢侈品,一般休閒大概就是結夥泡妞吟詩作對、戰酒店品酒再泡妞。
而當時霧峰的林家少爺們也最愛跑台北泡酒家玩樂兼廣交文人雅士,同時還有個一起泡酒家泡到幹脆買下春風得意樓的蔣渭水,也是泡到懷疑人生體悟該來為社會做出貢獻,後來蔣渭水的歷史大家就知道了,蔣跑去揪了跟他泡酒家的玩伴之一 林獻堂弄了台灣文化協會,自此走上 推動民主 台人平權等社會運動路途。
後段屬於街談巷議的故事沒有嚴格考證,屬於老人憶當年風功偉業的幹古話。如果有聽過老一輩講當時的臺灣歡迎補充。
這都是中國國民黨敗退到台前的故事,因為在上面故事後就是剩悲劇故事了!